首页>热点 > >正文
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案例:抽动症延误诊断的原因有哪些?
2023-04-18 18:43:22来源:鲁网

妈妈和奶奶着急地一大早就带着9岁的文文(化名)来找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刘士东主任。诊室里的文文,一直不受控制地发生怪声,做着鬼脸似的表情。刘主任在一旁看着,也很是心疼。刘主任一边安慰妈妈,一边询问关于文文的情况。从妈妈那里得知,原来文文大概是从2年前开始有的症状。最初是频繁挤眼,妈妈带去眼科检查,医生说文文眼睛没任何问题。之后,爸爸便认为孩子的“挤眼”动作是故意的。经常打骂孩子来纠正这个所谓的坏习惯。


【资料图】

文文的症状一直时好时坏的,直到最近,文文竟然开始学小狗叫,妈妈问她,她说自己也控制不住。文文发出的怪声,严重影响到了上课,妈妈这才和奶奶商量着带孩子再来检查。为此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,问了身边很多亲朋好友,才找到了刘士东主任。

通过观察以及妈妈和奶奶的描述,刘主任发现文文目前存在的症状非常多。一方面眨眼、挤眼、张嘴、吸鼻、清嗓、学小狗叫……另一方面还存在好动坐不住,注意力不集中,咬指甲,脾气大,骂人,打人的情况。经过专业检查评估,结果显示,文文属于抽动症混合多动症。在来医院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,妈妈和奶奶得知原因反而心里舒了一口气:“找到了原因,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。”

在刘主任身边,有很多抽动症孩子的家长都有过和文文妈妈相似的经历。因为一开始不了解抽动症,无法及时判断孩子的怪动作到底是故意的,还是疾病导致的。以至于大多数孩子来检查时才发现,抽动症状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。

孩子抽动症延误诊断的原因通常有3个:

①有的医生不认识抽动症

如果医生对抽动症不熟悉,就容易被孩子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。有的医生就可能会将抽动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、气管炎;将眨眼、皱眉误诊为结膜炎;将耸鼻动作、吸鼻声误诊为鼻炎等。

医生提醒:如果发现孩子频繁眨眼、咧嘴、坑坑声等怪动作和声音,一定要到找专科医院的专业医生诊断。

②有的家长不了解抽动症

有的家长从没有听过或见过抽动症,所以,在孩子最初有抽动症状时,并不能及时辨别,就可能没放在心上,直到孩子症状增多才重视。有的家长误以为孩子是调皮捣蛋,故意做出来的怪动作,甚至用打骂的方式来纠正的孩子的行为。

③有的孩子会控制抽动症状

有些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对抽动症状有一定控制能力(掩盖原始症状),这让家长和医生不易察觉。

提前知道关于抽动症的这2个方面,少走弯路

①了解抽动症的首发症状,及时分辨

其实,90%孩子的症状都是从面部开始,比如眨眼,挤眉,扮鬼脸等动作,逐渐发展到头、颈、肩部肌肉,之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,比如耸肩、甩手,抖腿,伸脖子等。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,尽快找专业医生诊断治疗。抽动症并非是不治之症,通过专业治疗,孩子可以回归正常生活。

②了解抽动症的共患病,及时治疗

在诊断过程中,有些抽动症孩子可能会出现共患病。约半数~90%的孩子可能存在抽动症伴有1种或1种以上的共患病,这其中包括: 共患病不仅会影响孩子学习生活,比如学习、社会适应能力、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,还会增加抽动症的治疗难度,延长治疗周期。在这里,医生要提醒各位家长,打骂的方式对孩子的抽动症不起任何作用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
标签:

相关新闻